环保风暴下,又一药企因触碰“高压线”而遭停产。
12月5日,司太立(603520.SH)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浙江台州海神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神制药”)近日收到台州市生态环境局出具的《责令停产整治告知书》,责令海神制药就其前期调查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停产整治。
2018年底,司太立完成对海神制药的收购,这是其自上市以来实施的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次资本运作。
随着海神制药于去年底实现并表,司太立的业绩在今年实现“脱胎换骨”式增长,最近一年股价最高涨幅接近2倍。
因触及环保“高压线”,海神制药目前已按照相关要求暂停生产并开展整改。
“至于会停产多久目前尚不清楚,我们现在也没法准确预估海神制药恢复生产的时间,因为这主要取决于环保部门最后的验收。”12月6日,司太立证券部相关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回应表示。
触及环保“高压线”
海神制药成立于2003年,位于浙江省化学原料药基地临海园区内,主要生产X射线造影剂原料药(包括碘海醇、碘帕醇以及碘克沙醇原料药)。海神制药与司太立曾经是同城的同行对手,两者业务高度重合。
2018年底,为谋求在碘造影剂原料药领域更大话语权,司太立以8.05亿元现金收购了海神制药94.67%股权,将后者吞入麾下。
2019年10月,司太立又以3237.22万元现金向少数股东收购了海神制药的3.53%股份。截至目前,司太立共持有海神制药98.2%股权。
2019年9月12日,台州市生态环境局在对海神制药进行检查时,发现海神制药在生产物料转运过程中产生跑冒滴漏现象,经雨水冲刷进入地表,但未对区域污水进行有效处置,造成部分地表水超标。
针对上述环境违法行为,台州市生态环境局责令海神制药停产整治。
“11月底收到《责令停产整治告知书》之后,海神制药就按相关规定开始停产了。”前述司太立证券部相关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海神制药总资产3.58亿元,净资产2.43亿元。2019年上半年,其实现营业收入1.32亿元,净利润3294.18万元。
目前,海神制药拥有180吨/年碘海醇生产线、100吨/年碘帕醇生产线,约占司太立碘造影剂原料药整体产能的23.73%。
由于停产整改,上述产能装置均无法运营。而本次停产的复产条件是,海神制药对相关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整改并取得当地环保部门审核同意。
司太立方面称,已与海神制药组织相关部门对相关订单交付工作进行统计,目前尚无统计结果,公司与海神制药将积极与相关客户进行沟通并协商解决方案。
“如果停产时间不长,预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我们会跟客户沟通,短期内订单能转移的就转移过来。”前述司太立相关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将视具体情况,由司太立本部补充部分产能。
由于去年底刚刚完成收购,海神制药目前尚在业绩承诺期内,此次停产无疑将影响今年甚至明年的业绩兑现。
据收购时双方签订的《业绩补偿协议》,约定海神制药在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拟实现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77.10万元、5229.22万元、6742.42万元,复合增速达33.6%。
负债率和质押比高企
由于涉及关联交易与高溢价,司太立在收购海神制药时曾引起不小争议,就连公司内部亦存在分歧。
当时,来自第三大股东朗生投资一方的董事代表和监事代表曾对这桩并购交易投出了反对票。
而对于司太立来说,收购海神制药却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棋。
2019年前三季度,司太立实现营业收入9.86亿元,同比增长55.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7亿元,同比大增62.08%。由于海神制药的并表,司太立交出了自上市以来最漂亮的一份“成绩单”。
公司股价也扬眉吐气,从2019年1月2日的18.04元/股上涨至12月9日的41.40元/股。
在此之前,司太立的业绩常年低速徘徊。
2016―2018年度,司太立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73亿元、7.11亿元、8.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27%、5.65%、25.25%;净利润分别为7612万元、8312万元、9368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0.41%、9.19%、12.7%。
2019年上半年,剔除掉海神制药的业绩贡献后,司太立本身的收入为5.04亿元,同比增长17.76%;净利润仅6194万元,同比下滑4.68%。
“近些年碘造影剂市场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但作为上游的原料药龙头之一,司太立并未表现出与行业同步的增长,产能是其中一个限制因素。这也是为什么它要花大力气去收购同行对手。”12月6日,一位接近司太立的投资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为了吞下海神制药,司太立付出的代价也不小。
“当初收购海神制药时,用了一笔比较大的银行借款,导致公司现在负债率比较高。”前述司太立证券部相关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坦言。
事实上,为了快速完成交割,司太立采用纯现金交易,付出了8亿多元人民币的“真金白银”,而当时上市公司账上货币资金不足2亿元。这桩大胆的举债收购为其当下紧张的资金链埋下了伏笔。
交易之前的2018年三季度末,司太立的有息负债合计10.2亿元;而交易完成后,司太立2018年末的有息负债激增至18.49亿元。上市公司由此背上了沉重的财务包袱,整体负债率由58.7%上升至69.9%。
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司太立的有息负债总额已上升至20.45亿元,负债率达到70.02%,其中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流动负债合计达12.82亿元。同期,其账上货金资金余额仅3.56亿元,且几乎没有其他类现金资产。
司太立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胡锦生还因此吃了一记罚单。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对海神制药的收购,系通过一揽子交易安排,以实控人在体外先行收购,再注入上市公司的方式分两步实现的。
实控人胡锦生将所持上市公司股份全部质押以套取资金来支付巨额收购款。在无法通过其他有效渠道筹集资金的情况下,胡锦生为偿还质押贷款及利息,先后累计占用上市公司资金1.14亿元。
浙江证监局据此对司太立及胡锦生采取了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截至11月19日,胡锦生及其一致行动人胡健、胡爱敏共计持有司太立股份711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2.4%;累计质押的股份数6878万股,质押比例仍高达96.61%。
募投项目多次延期
为应对资金压力,今年7月,司太立抛出了3.8亿元的可转债募资计划。然而,11月30日,司太立公告终止公开发行可转债,原因是“公司本次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须寻求第三方提供担保,截至目前,该项工作暂无实质性进展”。
同日,司太立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定向增发预案。
“目前公司可以通过营业现金流来支撑部分银行还款;另一方面,我们也在寻求再融资途径。”前述司太立证券部相关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之前的可转债需要找第三方担保,我们花了一定时间去找还是没找到,如果继续找下去,可能会影响再融资募投项目的进展。综合考虑后,改成非公开发行股票。”上述负责人说。
定增预案显示,此次司太立拟募资不超过6.72亿元,用于年产1500吨碘化物及研发质检中心项目、年产300吨碘佛醇及5吨钆葡胺造影剂原料药项目、年产195吨定制医药中间体项目、年产1200吨三碘异酞酰氯项目、环保设施提升改造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但是,司太立IPO时的募投项目“年产2035吨X射线造影剂原料药技改及扩产项目(二期)”已经多次延期。
据披露,该募投项目实际投入募集资金约2.37亿元,原计划于2017年12月完工。2017年,司太立将该项目的完成日期往后延期了一年。截至2019年9月30日,该募投项目处于验收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