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亿保释金” 这个梗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源于真实事件,另一方面是网络用语,具体如下:
源于真实事件:2017 年,美籍华裔女子 Tiffany Li 涉嫌谋杀前男友,其母交出约 7000 万美元(约合 4.8 亿人民币)的保释金,包括 400 多万现金以及价值 6000 多万的 15 处豪宅,创下美国历史上第八高的保释金额纪录,此事引发广泛关注,“五亿保释金” 由此成为网络热词,网友借此讨论天价保释金现象以及美国司法体系中保释金制度的公平性等问题。
网络用语:在网络语境中,“五亿保释金” 是一种调侃用语,全句是 “五亿保释金能出来吗?” 常出现在抖音等平台的评论区,用于调侃一个人说话大胆、精彩,意思是 “你说的太好了,这也敢说,不怕被抓出不来吗,要出来起码得交 5 个亿的保释金才行吧”。这是对热门评论的一种特色调侃方式,类似的表达还有 “过的了安检吗”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