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孝,过分顺从父母,致使其犯错;二不孝,在外当官不回家,仅给父母钱财;三不孝,不结婚生子,短了祖宗香火。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东汉经学家赵岐在《十三经注疏》中释孟子此言:“于礼有不孝者三: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过分顺从父母,任他们随心所欲,最终犯错)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入仕为官以俸禄养父母),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其后,北宋孙奭与南宋朱熹等人都有注释,但后人多从赵岐说。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什么意思?
首先解释一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它的意思是“不孝”有很多种,“没有后代”是这里面最严重的不孝。
这是一个很尴尬的问题,现在很多家庭都是一个女孩,年轻的还有不愿结婚、不愿生孩子的,用「无后」来衡量那要打倒一大片。
「无后为大」就是古人几千年来理解的那个意思,翻不了案。这可以说是古代的「礼」,放在今天已然不合时宜。「礼」必然是随着时代而变化的,也就是孔子说的「损益」。礼者,理也,心即理也。所以今天我们最好讲「爱」,不要讲「孝」。
爱父母才是根本。古人也讲爱,《礼记》曰「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孟子曰「大孝终身慕父母」,这个爱慕其实就是对父母的依恋,就是小时候那个赤子之心。这是根本的「孝」。
如果没有对父母的深爱,只是自私自利,即便遵从外在教条去传了宗接了代,又算什么孝呢?所以阳明先生「心即理」说才是儒学正宗,人只要有一颗真诚恻坦的心,就是「有理」、「有礼」,否则总是「无理」、「无礼」。
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对于当代人的文化意义是什么?
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这句话的意思说:三个人在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我们要学习他们身上好的东西,而不好的方面要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错误。后人多从学习态度、方法方面去解读,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就不再引申这句话在古代是什么意思。来说说这句话对于现在的我们有什么意义。
学习
记得小的时候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当时还看不懂。但现在看起来真的越看越觉得有道理。
小时候,感觉知识虽然有好多好多,但我们知道,我们总会知道这个世界所有的知识。但随着越来越大,学的越来越多,才发现原来自己只是在那知识的海洋里沾湿了双脚而已。一个人穷其一生也不会把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所有知识都学一遍。就算是专攻一个方面也很难全都掌握。
每个人接受的教育,学习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就像是在一个班级了,总有学习好的,学习差的。已经每一个老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也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而就在这些差别中,导致我们从老师那里接收到的知识也会不一样。因为这些知识中包含了老师对其的理解程度。
还是那个小故事,我之前以为我真的很喜欢看书,而且,掌握的也还算可以。但有一天,我们看了同一本书,当我们看完在一起交流的时候,他的读书笔记做的真的非常的好,每一章都会有思维导图附在前边。那个时候,我才感觉到深深的差距,原来看书还可以做思维导图的阿。
再有就是每个人的人生阅历,每个人经历的事情总会从中吸取一些经验和教训。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也能从他们的人生阅历中得到一些启发,帮助我我们自己成长。比如说,我们遇到什么问题的时候总要问问父母应该怎么办,但父母的学习也并没有你高,那父母是如何给出我们解决方案呢?毫无疑问,这些就是来自父母的人生经历了。
从别人身上吸取教训
你看见别人好为人师,你就不会乱给别人提出人生建议;你看见别人闯红灯出车祸的时候,你就会加强对于不能闯红灯的认知;你知道别人犯了什么错,我们应该去反思,如果是我们自己会不会也会犯同样的错误。
例如,我们在工作当中开会的时候,每个人述职都会提出自己做错了什么,以及如何改正。那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他的身上得到一些经验和教训。在以后的工作中不犯同样的错误。那既然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东西,又怎么能不算老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