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力赋能乡村使农业规模化和现代化 全力提升农田基础设施

2022-05-30 08:14:38 来源:每日商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前几日,杭州今年漫长多雨的春季迎来几个难得的大晴天,淳安县汾口镇的油菜种植大户们抓紧收割翻晒,要把这一季的收入稳稳放进口袋。

明晃晃的太阳照在晒籽场上,气温一下子探到了30摄氏度,灼热似夏天。一位老农索性脱去了上衣,光着膀子把新收下来的油菜籽摊开、铺平,种了几十年地,他深知农业的不易,对待每一粒收成都格外虔诚。

老农和大户

这位老农有很重的乡音,重到同村的年轻人都听不懂他的话,再三询问下,他大概叫姜两年。老人有着一身小麦色的皮肤,肩膀、背部、手臂的肌肉依旧结实,手里的木爬子是陪伴他多年的“老伙计”,已被用得灰白发亮。

在他身上,有一种岁月静止的错觉,农村的生活似乎就是“今年种下,明年收获”,年复一年。其实不然,这几年中国的农村和农业正在发生变革。从各人各种自家地,到租地给集体,再去大户这里做工。地还是那块地,农业的形态却不一样了。

2020年,原电脑商店店主余建军和原企业职员程月祥,回乡承包下2000亩田地,创立杭州千岛湖柳咏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一跃成为全镇第一的旱田大户。

两位老板虽说都是农村人,却都没种过地,年过而立再回到农村种那么大一片地,属实需要勇气和决心。老余信心十足,这几年国家大力赋能乡村,投资农业准没错。

这次收割的油菜,是老余和老程的第一笔收获。前期整地、购买种苗、建设厂房等,两人已经投下了近1000万,虽说对农业“投入大、产出慢”早已有心理准备,但这笔收入,当真是要解燃眉之急的。2000亩地,一年雇工就要花费130万。

老程有着做企业的精打细算,2000亩地安排得明明白白。1000亩种药材,700亩种油菜,还有300亩机动。药材种了杭白芍、何首乌、射干,这些都是大宗药材,价格稳定。油菜收割了,就种周期短的杭白菊,可以收获好几轮,到了10月再翻种油菜。他还看好饲料行情,计划再种些玉米。

短期作物与长期作物搭配,是老程和老余减低风险的办法,真正的丰收在四年后,最大宗药材的收获时节。

农业规模化和现代化

汾口镇地势开阔,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淳安县主要的农业生产区。在汾口,像老程和老余这样的农业大户正越来越多。不仅是油茶和药材,稻米、玉米等农业都在规模化和现代化。

2021年,汾口镇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开展即可恢复耕地整治行动,全速推进射墩、茅屏等村“千亩方”整治工作,共清退桑树等经济作物2000余亩;抛荒整治面积1133亩;“非粮化”整治完成清理腾退93亩,调整优化1495亩,整治力度和完成任务数均排在全县前列。

同时,全力提升农田基础设施,2021年新建高标准农田项目5600亩,粮功区、高标农提标改造项目900亩,农田水利修缮项目240亩,共涉及28个行政村,投入资金1700余万元。针对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实际,大力推广省工、省时、节本、增效的种植技术,鼓励大户采购先进的机械设备。

积极推广“大户+村集体+农户”模式,农民出租土地给合作社,合作社负责承包运营农田,所在村负责土地流转,“村企联营”合作方式,让农民有稳定收入、合作社加强规模效应、村集体增加集体经济,实现了多方共赢。

这些大大小小的措施和政策,正是这个时代农村的活力来源,还是老程和老余敢于投资农业的勇气源头,也是姜爷爷这些老农民晚年幸福生活的保障。

(商报记者 张凡 通讯员 周亚男)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