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惠普第二次拒绝了施乐的收购邀请之后,施乐突然“一脸严肃”,直接给惠普董事会发了一封信,称“虽然你可能不欣赏我们的‘侵略性’策略,但我们不会为此道歉”,敌意不言而喻。目前外界尚不得知惠普会作何反应,但可以肯定的是,从“蛇吞象”到反转之后的“敌意收购”,这场大戏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看点,而现在还远没到终点。
施乐已经没有了耐心。《金融时报》27日报道称,打印机厂商施乐的首席执行官约翰·维森丁直接致信惠普董事会,劝说惠普的股东接受335亿美元的收购要约。“我们计划直接与惠普股东接触以寻求支持,敦促惠普董事会抓住机会,作出正确的决定。我们的收购要约既可以使惠普股东立即实现现金价值,又可以享受收购带来的巨大收益预期。”在信中,约翰·维森丁如此说道。
《金融时报》给施乐的这一举动下了定义——敌意收购。据了解,敌意收购指并购方不顾目标公司意愿,采取非协商购买的手段,直接向公司股东提出收购要约。通常,并购方会以高于股票交易价格向目标公司股东收购股票。
对此,惠普再次拒绝,称双方的合并没有意义。惠普新任首席执行官恩里克·洛雷斯在给施乐的信中说道:“从贵公司咄咄逼人的言辞和举动可以看到,施乐有意以投机性条件强迫进行潜在合并,而未提供足够的信息。”洛雷斯认为施乐是否能提高收购方案中的现金部分仍然存在不确定性,而且即便获得融资,合并后公司股价也会存在债务负担过重的压力。
5日,施乐第一次向惠普提出了价值335亿美元的收购要约。彼时,施乐的市值大约为80.7亿美元,而惠普则为267亿美元。因此这一计划当时也被外界形容为典型的“蛇吞象”式并购,但十几天后,惠普董事会便拒绝了施乐的收购要约,称施乐的报价不符合股东的最佳利益,而合并后的公司可能会负债累累。
在约翰·维森丁看来,惠普的拒绝有些不可理喻:“坦率地讲,我们对惠普董事会给出的拒绝理由感到困惑。在你们于今年10月3日宣布重组计划后,你们自己的财务顾问、高盛公司将惠普目标股价定为14美元,股票评级定为‘卖出’。而我们的报价比高盛的目标股价高出57%,较17美元的30天成交量加权平均交易价格溢价29%。”
按照重组计划,惠普将通过员工离职和自愿提前退休的方式,削减约7000至9000个工作岗位。预计到2022财年末,裁员计划将为公司每年节省大约10亿美元运营成本。而这一重组计划为的就是提振惠普落后的打印机销售业务。
一直以来,惠普留给更多人的印象似乎都是个人电脑品牌。据了解,目前惠普PC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仅次于联想集团。但同时,惠普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打印机制造商之一,惠普更倾向于以折扣价出售打印机,然后通过墨盒赚钱,油墨也一度被惠普视为液体黄金,然而随着用户习惯的改变,惠普的打印机和油墨业务营收出现了下滑,甚至已经开始影响整个公司的利润。
巧的是,在施乐发起敌意收购的第二天,惠普便公布了自己2019财年四季度财报。数据显示,惠普本季度净营收为154.0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53.66亿美元增长 0.3%;惠普净利润为3.88亿美元,但相比去年同期的14.51亿美元则大跌了73%。其中,打印集团本季度营收为49.8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3亿美元下降 6%,运营利润率为15.6%。
当然,施乐也并没有好多少。此前惠普拒绝施乐的时候便提到,对施乐营收下滑持保留态度。施乐营收自2018年6月以来已从102亿美元降至92亿美元,施乐也正在实施一项6.4亿美元的成本节约计划。Moor Insights&Strategy创始人兼首席分析师帕特里克·穆尔黑德称,惠普目前占据了上风。施乐的规模仅是惠普公司的1/3,收入一直在下降,选择也越来越少,它对惠普的需求超过了惠普对它的需求。
对于施乐持续收购的原因和惠普的业绩情况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分别联系了施乐和惠普,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值得注意的是,被称为“华尔街之狼”的美国著名的激进投资大亨卡尔·伊坎也卷入了这一交易中。此前他已经是施乐的股东,最近他又买入了价值12亿美元的惠普股份,按照他的说法,两家公司在打印机、复印机业务上有巨大的协同效应,可以降低运营成本,丰富打印机产品线。不过他谋求的是两家公司合并经营,而非谁收购谁。更何况惠普也曾直言,对于向施乐发出收购提议持开放态度。